瓶罐类包装材料尺寸检测方法
一
目的
规范瓶罐类包装材料的尺寸检测项目和缺陷类别。
二
范围
所有需要测量尺寸的瓶罐类包装材料,如塑料瓶、塑料罐、玻璃瓶、玻璃罐等。
三
仪器设备
(1)游标卡尺(刻度型精度0.02mm,带数显的可以估读到精度0.01mm)。
(2)高度尺(刻度型精度0.02mm,带数显的可以估读到精度0.01mm)。
(3)深度尺(刻度型精度0.02mm,带数显的可以估读到精度0.01mm)。
(4)投影仪(适合测量透明材料或者材料外轮廓,精度和放大倍数有关)。
(5)厚薄塞规(适合测量段差等间隙尺寸)。
(6)R规(半径规,适合测量圆角)。
(7)大理石平板。
(8)通止规。
四
专业术语
(塑瓶各部分术语)
五
常用代码
(瓶口尺寸术语)
(1)A - 瓶口边缘下口外径。
(2)B - 定位圈外径。
(3)C - 瓶口顶端开口处内径(有时称作I尺寸)。
(4)E - 螺牙根部的瓶壁外径,也叫螺牙小径或者螺牙底径。
(5)H - 从瓶口顶部到定位圈或肩部的垂直尺寸,也叫颈高。
(6)I - 穿过瓶口和颈部的最小开口(有时称作最小I)。
(7)L - 从瓶口顶端到定位圈上沿的最小垂直距离。
(8)N - 垂直瓶口边缘厚度, 用作倾倒或压盖配合。
(9)S - 从瓶口顶端到螺纹起牙顶端的垂直距离。
(10)S1 - 从瓶口顶端到起牙底部的垂直距离(主要用于盖子定位) 。
(11)S2 - 从瓶口顶端到S量度点逆时针旋转90°后的螺牙顶面所测量到的垂直距离。
(12)T - 螺牙外径,也叫螺牙大径。
(13)U - 下切口外径(可选的)。
(14)W - 定位圈宽度。
(15)Z - 密封面宽度。
(16)H1 - 压盖卡圈下端到瓶肩的距离。
(17)H2 - 瓶口顶端到瓶肩高度。
六
检测步骤
(1)开发阶段:每穴取3个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待测。进料检验阶段:GB/T 2828-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的正常一次抽样方案抽样。
(2)产品在23℃/50%RH环境下放置24小时。
(3)“H”尺寸的测量:穿过瓶口中心放置深度尺,不要沿合模线, 使卡尺轴芯与螺纹接触,伸长卡尺轴芯使之与瓶肩或定位圈接触,测量瓶口高度(如下图)。将瓶子在卡尺下旋转360°测定最大和最小读数,记录最大和最小尺寸。
(“H”尺寸的测量)
(4)“H1”尺寸的测量:用光学投影仪测量压盖嵌合圈下端到瓶肩顶端的距离。
(5)“H2”尺寸的测量:用光学比较仪或深度尺测量瓶口顶端到瓶肩上端的距离。
(6)“S”尺寸的测量:把瓶子放在平台上使瓶口置于高度尺的卡脚之下,降低卡脚使之正好接触起牙上方的瓶口顶面,记录高度;降低卡脚, 到它正好分开起牙处的螺牙转角与瓶口E壁之间的上圈圆弧半径,记录高度(如下图)。将两个高度的值相减,记录结果即为S。
(“S”尺寸的测量)
(7)“S1”尺寸的测量:把瓶子放在平台上使瓶口置于高度尺的卡脚之下,降低卡脚使之正好接触起牙上方的瓶口,记录高度;再如(下图)虚线所示安装卡脚, 抬高卡脚, 到它正好分开螺牙转角与满牙起点处的瓶口E壁之间的下圈圆弧半径,记录高度。将两个高度的值相减,记录结果即为S1值。
(“S1”尺寸的测量)
(8)“S2”尺寸的测量:把瓶子放在平面板上,从S定位点逆时针旋转90°后,瓶口置于高度尺的卡脚下(如下图),记录高度;再降低卡脚使之正好接触螺纹顶面,记录结果即为S2值。
(“S2”尺寸的测量)
(9)“L”尺寸的测量:把瓶子放在平台上,将瓶口置于高度尺卡尺下端,降低卡尺使之正好与瓶顶面最低点接触, 记录高度;降低卡脚使之正好分开定位圈与E壁之间的上圈圆弧半径,记录高度(如下图)。将两数值相减,记录结果即为L值。
(“L”尺寸的测量)
(10)“N”(瓶口边缘厚度)尺寸的测量:用卡尺刀口,在外径最厚边缘的地方测量瓶口边缘厚度(不要在合模线上),(如下图),记录结果。不要挤压卡尺而使瓶口边变形。
(“N”尺寸的测量)
(11)“T”尺寸的测量:合拢卡尺直到测量面与螺纹接触,注意使测量面平行于瓶口轴芯;旋转瓶子180°确定主副轴(不要在合模线上测量),(如下图),记录分别沿主副轴测量的读数。沿主副轴的平均值即T值。
(“T”尺寸的测量)
(12)“E”尺寸的测量:合拢卡尺直到测量面与螺纹根部E直径接触,(如下图),旋转瓶子180°确定主副轴(不要在合模线上测量,由于螺旋状的存在使卡角倾斜而引起的测量误差可以忽略),记录主副轴的读数。主副轴读数的平均值即E值。注意:在螺纹区的不同位置都可测得E尺寸。
(“E”尺寸的测量)
(13)“B”(定位圈外径)尺寸测量:合拢卡尺使卡尺测量面与B直径接触,(如下图),旋转瓶子180°确定主轴和副轴(不要在合模线上测量),记录主副轴读数。主副轴读数的平均值即为B值。
(“B”尺寸的测量)
(14)“U”尺寸测量:合拢卡尺直到卡尺刀口与U直径接触,(如下图),旋转瓶子180°来确定主副轴(不要在合模线上测量),记录主副轴读数。主副轴读数的平均值即为U值。
(“U”尺寸的测量)
(15)“A”( 瓶口边缘下口外径)尺寸测量:合拢卡尺直到卡尺刀口与”A” 直径接触,(如下图),旋转瓶子180°来确定主副轴(不要在合模线上测量),记录主副轴上的读数。主副轴上的读数平均值即为尺寸A值。
(“A”尺寸的测量)
(16)“C”(瓶口顶端开口处内径,有时指作I尺寸)尺寸测量:把卡脚伸入瓶口内侧超过3mm,(如下图),张开卡角直到测量面与“C”尺寸(位置)接触,旋转瓶子180°确定主副轴,记录主副轴向的读数平均值即为C值。此外,该项测量中另有一重要参数:椭圆度。椭圆度值即为主副轴向读数之差。
(“C”尺寸的测量)
(17)“I”(穿过瓶口和颈部的最小开口)尺寸测量:把塞规插入瓶口内,塞规应在瓶子开口全程能通行无阻,(如下图),以通过或不通过或者最小的I内径记录结果。
(“I”尺寸的测量)
(18)“Z”(密封度宽度)尺寸测量:用卡尺测量面, 测量瓶子边缘宽度,不能包含导角或倒角,(如下图),记录结果。
(“Z”尺寸的测量)
(19)“W”(定位圈宽度)尺寸测量:把瓶子放在平台上,使瓶口置于高度尺卡脚下端,(如下图),降低卡脚使之正好分开上沿箍圈半径(此箍圈半径位于定位圈半径与E壁之间),如虚线所示,插入卡脚, 抬高卡脚使之正好分开下沿箍圈半径(此箍圈半径位于止位圈半径与E壁之间),两值相减记录结果即为W值。乳液泵等分配器的吸管长度也可以使用此测试方法。
(“W”尺寸的测量)
(20)总高测量:把瓶子放在平台上,使瓶口置于高度尺卡脚下端,降低高度尺使卡脚端刚好接触瓶口最高端,(如下图),然后旋转瓶子360°,读取最大和最小尺寸。记录最大和最小尺寸。
(总高测量)
(21)瓶宽和瓶厚测量:合拢卡尺,至卡尺测量面与瓶身上要测量的点接触,(如下图),用卡尺测量时须小心以防弄歪瓶子或挤扁瓶子,记录测量值。对圆形瓶,瓶身的椭圆度即主副轴上的测量值读数的差值。
(瓶宽测量)
(22)瓶底支撑的深度测量:倒置塑料瓶,使塑料瓶瓶底与深度尺测量面贴合,(如下图),延伸卡尺中轴直到其与瓶底凸面的轮廓接触,在瓶底上方移动深度尺,调整卡尺中轴使之与瓶底凸面在指定区域内连续接触,但不要在合模线上(接触),记录最大和最小读数。
(瓶底支撑的深度测量)
七
计算及换算
无。
八
缺陷类别及判定
注:当要求与包装材料标准不一致时,以包装材料标准为准。
九
样品保留时间规定
所有的测试样品以及作为比对的原始样品,测试后必须保存6个月。